倾心帮在线心理咨询网,致力于网络面对面在线心理援助,无论您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与心理医生视频或语音沟通,解答您心中的疑惑。请点击这里详细了解注册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失眠抑郁

  失眠抑郁心理知识

失眠——抑郁症的警告信号

来源:新华健康综合 点击数:
更多  

  失眠、睡不好,是很多人都面临的困扰,但很少有人将睡眠障碍与抑郁症联系起来。其实,失眠等睡眠问题往往是抑郁症的先兆,在所有伴随失眠症状的心理疾病中,最常见的便是抑郁症。

  危害:长期失眠可致抑郁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公司白领及特殊职业人群,如记者、医生等成为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失眠患者认为,失眠不是大问题,没有必要寻求治疗。失眠患者中,仅有极少数人会去医院寻求治疗。

  经常性睡不好或失眠、焦虑,可直接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甚至错误百出。不仅如此,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临床数据显示,80%—90%的抑郁症患者都伴有失眠。

  专家称,多数人很难将失眠与抑郁症联系起来,殊不知,失眠往往是抑郁症的先兆,长时间的失眠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抑郁症,而抑郁症又会加重失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使抑郁症的治疗难度倍增。

  应对:治疗抑郁症从改善睡眠入手

   睡眠专家表示,抗抑郁药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明显见效,在这之前要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再等待后续病因的改善,使病情走上良性循环。

  抑郁症和失眠应同治,如果只治抑郁症而失眠持续存在,抑郁症容易复发。科学家发现,抑郁症若伴有失眠症状,这些失眠症状会成为抑郁症复发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无失眠症状的抑郁症复发率为13%,而有持续性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有65%复发过。

  误区:正视助眠药物

  有些人一睡不着就吃“安定”,甚至产生依赖心理;而有些人会谈药色变,视安眠药为洪水猛兽,害怕副作用。其实,这些都是不恰当的态度。在遵医嘱的基础上,短时间小剂量地服用一些新型助眠药物,效果还是很肯定的。医学的进步使治疗手段和药物都进步了,对睡眠障碍的病因、治疗手段都更加有针对性,安眠类的药物也更加细分,副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即使有副作用,但与带来的好睡眠相比,也是瑕不掩瑜的。但也不要因为副作用小,就滥用助眠药。否则,长此以往,就会降低睡眠自身的自动调节功能,影响睡眠结构和进程。

  此外,健康专家表示,白领失眠表面看是一个生理紊乱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紊乱的过程,在引起失眠的众多的因素之中,心理和精神的因素可以占到慢性失眠患者的65%。各种睡眠产品只起辅助作用,合理用药及学会自我调节心态才是关键,拯救失眠先静心后睡眠。

  关注:老年人抑郁症易误诊

    目前,城市老年人的抑郁情绪问题日趋严重。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增加量达21%。抑郁症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老年问题。老年人出现的抑郁症状可与慢性疾病、住院率、痴呆、死亡等互为因果,加重恶化,说明老年抑郁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老年人身体、生活的特殊性,抑郁症很容易被误诊。

    老年人往往身患疾病,经常身体不适,睡眠常不好,即使有睡眠问题,也认为是“年纪大自然睡得少”,或者白天不需要工作,可以随时补眠,不引起注意。只有经过详细的精神状况检查才能发现隐藏在身体不适背后的抑郁症,容易误诊和耽误治疗时机。